彼得·泰爾:別和錯誤的人一起創業
本文轉自公衆號@創新工場,有部分修改
2015年5月27日,PayPal公司創始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來訪創新工場,與投資創業大咖及創業者們分享他的觀點。作爲知名的天使投資人,Peter Thiel創立的基金參與了對SpaceX、Facebook、Yelp、Yammer等衆多著名公司的早期投資。
Peter Thiel在李開復的陪同下參觀了創新工場,並與李開復、創新工場合夥人及多位羣英會導師進行了閉門討論。
隨後,Peter Thiel來到會議室開始了他與李開復老師的深度對話,並和現場50多位創新工場系的創業CEO們進行了深度交流。
對話一開始,Peter就提到來中國到兩週,發現中國有很多的機會,創業環境非常好,而且創業者也非常努力,但是同時競爭也非常的激烈,創業者如何能在殘酷的競爭廝殺中存活下來,他認爲一定要注意兩個時間段:
Time 1、快速獲取市場,成爲壟斷者所需要的時間;
Time 2、競爭對手可以追趕上來的時間;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讓你的Time 2大於Time 1的話,你很快就會被競爭對手抄襲甚至超越;
對話中,李開復提到由於殘酷的競爭環境,在中國大部分的創業者會選擇免費的商業模式來吸引用戶,而對此商業模式Peter則持保留意見,他以雅虎、ebay、微軟和亞馬遜爲例,認爲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
對於另一本風靡全球的創業指導書《精益創業》,Peter認爲“精益創業”和“從0到1”中的有些定義是可以被詮釋出不同的含義。他認爲創業本身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你需要一邊做產品一邊摸索,並從已有的用戶行爲中獲取反饋;你可以通過ab test來測試你的產品,卻不能通過這種方來來建立完整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很多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比如Google就沒有通過ab test來得出搜索技術產品的有效結果,Apple也是個例外,Instagram也完全是一個意外,兩個觀點都可以運營,但是創業者必須明白:創立公司和創立成功的公司是不同的。
资深记者谈梁文博事件, “他的事要比史蒂芬.李严重, 这有区别”
Peter同時還提到,不要小看小的壟斷優勢,雖然小壟斷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市場就是由衆多小的部分構成,所以持續疊加你的小壟斷優勢,必然能夠得到顯著的結果。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行業壟斷者,而實際情況不是的話,作爲創業者,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疫情致马来西亚芯片停摆 博世部分芯片8月后断供
作爲一位投資人,Peter也和創業者們分享了他的投資邏輯,對於是否投資一個項目他通常會從商業戰略、團隊、產品三方面來評估,如果三方面都很好的團隊,當然非常好,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判斷上也會有所傾向,比如消費領域中,產品就會比團隊更重要,而在科技領域中,擁有科學家的團隊就能獲得更多的青睞。
研究表明,过了55岁,每多工作一年,就会减少两年的寿命
看過很多創業失敗和成功案例的Peter還指出,大部分年輕創業者最可能犯的致命錯誤,就是和一個錯誤的人一起創業。他說他最喜歡問創始人和合夥人都是怎麼認識的,如果答案是大學或者工作中就認識對方,彼此瞭解對方的優缺點會是他比較看好的團隊,而如果創業者回答我們是在一兩週前的某個大會上認識的,或者剛好有個好的點子一拍即合就一起創業了,那就只能呵呵了……
如何區分好的創意和不好的創意?
20年数学女天才在阿拉斯加1局赢下400万后遭焚尸,凶手:她太嚣张
在李開復博士和Peter的對話結束後,現場創新工場投資的項目CEO提出了很多問題和Peter做了深度溝通,有創業者提到Peter在《從0到1》的書中提到了好的創意和不好的創意,希望Peter能夠具體描述分析一下;
對此,Peter解釋很多公司都在之前不被人關注的領域脫穎而出,他也一直在思考,爲什麼許多非常優秀的公司,他們所在的領域卻不被認可或者認知,比如早期的Airbnb,所以並不意味着大家都不認可的創意就一定不是好的創意。
浙江重汽豪沃升顶房车私人订制
投資行業變化有什麼看法?
游者
創投圈的CEO李曉寧則希望Peter談談對投資行業變化的看法。Peter認爲如果投資人非常有條理性和原則性,而且會聚焦在其他人可能都不太看好的公司上面,那你就是這個投資領域的壟斷者。市場上有很多的盲點,不容易被人發現。
四川让电于民 锂盐、电池正极材料恐减产上千吨
中美企業文化差異
課程格子的創始人李天放提出了中國創業和美國創業在企業文化上的差異,Peter說每家公司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核心人物,這種獨特的人物性格通常會比HR所說的企業文化要更加具象化,很多時候其實企業文化是比較難以捕捉的東西。
继88亿援印货款被吞,小米48亿遭没收后,印度再次打起中企主意
中國創業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困難在哪裡?
小魚在家的CEO宋晨楓希望Peter能分享下中國創業公司如果要進入美國市場有可能會碰到什麼樣的難題?Peter說最大的難題就是分銷。對於所有產品來說技術是核心,通過技術創造出產品後剩下的就是如何銷售產品。即使你對你的市場很瞭解、用戶很熟悉,銷售仍然非常難做,更何況是在你不熟悉的市場。比如日本的文化就非常難懂,相對而言美國市場可能相比日本更適合中國創業者。雖然語言不同,文化有些差異,但是渠道和商業模式有很多時候是相似的。在其他地區很有可能銷售渠道就很有可能非常不同了。
我就是龍 小說
上市首日破发,华为、比亚迪供应商爱科赛博应收账款、存货攀升